向消费者提供良好的空气能产品

创造节能低碳生活 

咨询热线:

18909532821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未来“便民生活圈”什么样?官方:左手烟火、右手诗意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1-10-27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中新网重庆10月26日电 (记者 钟旖)“我们希望打造出来的‘便民生活圈’左手烟火、右手诗意,既要满足民众基本生活,更要有品质生活,让便民生活圈成为百姓生活的‘幸福圈’,这是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26日在谈及中国城市商业体系建设时如是说。

  当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指导,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届中国城市商圈发展大会在重庆召开。行业*着眼商圈共性,解读行业趋势,针对城市商圈建设中社会关注的共性问题、难点热点展开探讨。

  尹虹提到,当前我国在城市商业发展中,特别是商圈建设中,还存在商业设施不足、消费新场景不足、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商务部将坚持深入实施城市商业提升行动,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步行街高质量发展,抓好城市便民生活圈建设。她指出,根据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印发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十四五”时期便民生活圈的工作目标是“百城千圈”,但“千圈”不是只有1000个,也许是2000个、3000个。同时,便民生活圈不搞“一刀切”,不是按照统一模式、统一步骤来建设,而是必须根据实际和各地消费状况,在满足基本保障型业态基础上,有条件地提升业态品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首席*、院长顾学明称,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消费将成为消费增长的“稳定器”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具有消费主体从中低消费群体转为中高消费群体、消费客体从大众消费迈向中高端品牌消费、消费市场从本土化为主转向国际化等特点。

  城市如何精准发力、打造国际化商圈?顾学明提出5点建议:一是对标国际,分层次推进国际化商圈建设。二是创新业态,聚力提升商圈核心竞争力。三是集聚资源,增强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四是政策赋能,优化商圈国际化营商环境。五是健全机制,推动商圈持续高效运营。

  “不能一哄而上,造成新一轮行政性、竞争性、攀比性的投资浪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就现代城市商圈建设提出建议。她说,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和西方名气大但实际已经衰落或空心化的商业街,应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印迹,避免“千城一面”“万街一面”;不能过多、过大规模地开发,以商业街为例,没有机动车通行的商业街的规模一般在800米至1000米,过长、过高都不可取;不需过度追求国际大品牌层级,可把国内已经形成的头部品牌引入到现代商圈,成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力量。

  陈文玲提到,城市商圈还应注重业态结构,合理确定商圈功能和空间形态,提升高端购物、商务休闲等功能。她强调,区域性商圈要注重存量、合理配置增量,考虑到养老、健康医疗等“老龄化”需求,*重要的基础性商圈应是社区商圈。(完)

【编辑:陈海峰】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